徐州綜合保稅區成功開展首個創新業務
首批“分類監管”非保稅貨物進出區貨值突破12億元
日前,在徐州海關大力支持指導下,1137臺工程機械整機通過“分類監管”方式在徐州綜保區完成非保稅貨物進出區,進出區貨值達12.0382億元人民幣。標志著首個海關監管創新業務在徐州綜合保稅區成功落地。
“倉儲貨物按狀態分類監管”指的是允許非保稅貨物以非報關方式進入海關特殊監管區域,與保稅貨物集拼、分撥后,實際離境出口或返回境內的自貿區海關監管創新制度。
自2018年12月28日封關運營以來,徐州經開區黨工委、管委會高度重視徐州綜保區建設發展,以“引領淮海、面向全國、融入世界”的發展理念,利用綜保區內現有保稅功能設施,率先開展保稅物流相關業務,并結合區內工程機械產業發展優勢,積極對接南京海關、徐州海關,快速完成保稅物流基礎業務、分類監管創新業務的系統調試、操作流程和企業注冊備案等準備工作,打通業務開展通道。
據悉,此次開展“分類監管”業務的企業為徐州新吉物流有限公司。截至2月26日,該公司以“分類監管”方式,代理卡特彼勒(徐州)有限公司和卡特彼勒路面機械有限公司的履帶式挖掘機、輪式挖掘機、壓路機和裝載機非保稅貨物進區1102臺、貨值11.5966億元,非保稅貨物出區35臺、貨值0.4416億元。
下一步,徐州綜保區將充分利用現有保稅功能設施,加快建設保稅加工廠房、倉儲等設施,加大適宜入區企業招引力度,以《國務院關于促進綜合保稅區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》(國發〔2019〕3號)為指導,逐步落實21項新政策,復制推廣自貿區中與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相關的改革試點經驗,分批開展適宜在綜保區內實施的試點業務,提升徐州綜保區貿易便利化水平。
上一條:徐州綜合保稅區英姿初綻
下一條:江陰綜合保稅區管理局領導來區考察交流 |
返回列表 |